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3-03-21第14期

  目      录

  ●潮 起 潮 落——从隋唐窑址观德清窑业的兴与衰

  ●德清县博物馆藏唐代德清窑精品赏析

  ●曾是繁华照影来 ——德清博物馆藏唐代铜镜选介

 

潮 起 潮 落——从隋唐窑址观德清窑业的兴与衰

--徐 欢

  瓷器生产是德清历史上最为华丽的篇章。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是国内商周时期原始瓷窑址最重要的分布区,目前发现的窑址数量已超过100处,从夏商时期开始出现,历经西周、春秋,至战国时期,连绵不绝,基本不曾间断,是目前国内已知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先秦时期窑址群。至东汉时期,"德清窑"开创了青瓷与黑瓷合烧的格局,在东晋南朝时不仅迎来了早期黑釉瓷器发展的高峰,而且在青釉瓷器上娴熟地使用化妆土,使釉色温润厚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德清这一灿烂的制瓷史一直延续到了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窑址数量更多,窑场规模更大,是德清窑产品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中心窑区由东晋南朝时期的城山、焦山等地向北转移到洛舍、龙山一带的丘陵地带,已遍及整个东苕溪流域,原料、燃料的取用和交通运输等条件更加优越。

  现已发现的隋唐窑址有:墅元头窑,前山窑、宅前窑、东山窑、窑田里窑、王母山窑,南山窑等等。这些古窑址大多数保存较好,堆积丰富。墅元头窑址位于洛舍镇三家村,现为省级文保单位,是隋唐时期德清窑的代表。位于东苕溪畔东山的塘头窑,地势优越,与墅元头窑相望,其堆积及地表散布的遗物几乎遍及整座小山,并延伸到了东苕溪河岸。前山窑址位于洛舍镇砂村前山东坡,面积约10000平方米,堆积厚达1.5米,规模较大。2009年,为配合正在建设的杭宁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出窑炉遗迹4处,其中一号龙窑保存相对完整,长40米,宽度达4.7米,是浙江已经发掘的历代古窑址中宽度最大的一处。以上古窑址堆积的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并有一定数量的褐彩青瓷,器形有壶、罐、碗、盘、钵、盏、砚等。

  隋唐时期制瓷作坊的数量和分布范围,都超越了前期,瓷业更加繁荣,这是德清窑规模最大的时期,然而已处于停烧的前夜。其产品质量较前一时期明显下降,产品种类更加单一,造型日趋萎缩,制作粗糙。青釉器物不再施化妆土,釉层薄而有一种明亮的浮光,釉色以豆青为主。黑釉器物釉层亦较薄,多呈酱黄色,基本不见东晋时期色黑如墨、亮如漆的厚实釉。鸡首壶制作简单,与六朝时期的鸡首壶引颈高冠,再配以龙柄的优美造型相比已大为逊色,至中唐时被注壶所替代。德清窑历几百年的发展颓势尽显,并最终走向消亡••••••

  德清窑如生命的洪涛化解成涓涓细流,末了在静谧中归于虚无。经历了如此璀璨凄美的繁盛到灭亡,但抹不去的是她在瓷器烧造历史上无法回避的辉煌。


  德清县博物馆藏唐代德清窑精品赏析

  唐代德清窑黑瓷粮罌(图一)

  粮罌,盛粮的陶瓷器,古代墓葬用为冥器。该粮罌为国家二级文物。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高34厘米,底径12.5厘米。1982年武康新农出土。罌下部刻有"元和三年十月十四日润州勾容县甘唐乡延德里赵金妻任氏粮罌"27字,铭文集纪念、地名、人名、器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是研究德清窑烧造年代下限的珍贵实物资料。

  唐代德清窑青瓷枕(图二)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冥器,以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该青瓷枕长16厘米,宽9厘米,高9.5厘米。2009年洛舍前山窑址出土。外形倒置梯形,枕面内凹,两边微翘,内空,前后镂月形和圆形小孔,两侧中镂一葫芦形大孔,四角各置一小孔。器形规整,制作精美。


一堂相聚知音人

--周建忠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说的是茶的功用。茶是内敛的柔韧的,它给人的是智慧,为人营造的是一份和谐、宁静而幽雅的心情。在我们都无法逃避生活强加给的重负,需要在这样承重的时刻寻得一份安慰,让自己的心得以安宁,无怪乎高士无茶不风流,高僧饮茶增年寿。

自唐代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对德清茶事、茶俗写下不少诗篇,德清的山水、德清的名茶,连同德清的文化已经融化为他们心中的桃花源。德清第一茶人蔡泉宝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德清茶文化研究,2003年他在《农业考古》发表了《陆羽与武康小山寺》一文,详细调查、考证了位于德清经济开发区龙胜村的小山寺遗址及其在《茶经》的典故。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予以登记。

  小山寺寺庙遗址现存古井两口,荷花池一个,香灰桥一座。在地表和局部断面中可见南朝至唐代的瓷碗、砖块等。据道光《武康县志•卷一•形胜》:"小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高三丈,周二十丈五尺。地界武德。一曰翠峰山,中有翠峰寺。" 《武康县志•卷十一•寺观》:"翠峰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小山之麓。宋元嘉元年(424年)建,齐永明三年(485年)改为尼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今额,复为僧寺,有塔七级。元毁。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僧智宏重建。"又据蔡泉宝先生考证:南朝宋时,武康名士沈台真请远道而来的释法瑶长住小山寺,并促成饮茶益寿典范。唐时,隐居湖州的陆羽将这一掌故载入《茶经》,小山寺因此闻名遐迩。

  陆羽《茶经》"七 之事"(七茶事的历史记载)原文如下:"释道悦《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荼。大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翻译成白话文为:"释道悦《续名僧传》记载:"南朝宋时和尚法瑶,本姓杨,河东人。元嘉年间过江,在武康小山寺遇见了沈台真,年纪很老了,用饮茶当饭。大明中皇上下令吴兴官吏隆重地把他送进京城,那时年纪七十九岁。" 沈台真,即沈演之(397——449),字台真,为武康沈氏家族成员之一,是沈充第四代孙,生于东晋安帝隆安元年,死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道光《武康县志•卷十八•人物上》有传。

  蔡泉宝先生还考证了小山寺在鼎盛时期的规模、陆羽调查时间在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并根据孟郊与陆羽的友好交往推测,是孟郊的推荐才有了"武康小山寺中的饮茶长寿典故编著在《茶经》"七之事"之中"。在文中最后一段还列举了韩国茶界泰斗崔圭用先生观点"小山寺的饮茶长寿典故,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应该弘扬光大。"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先生观点"联络国外茶人和有远见的僧友,共同抓紧先建"武康小山寺遗址纪念馆"。县文物部门根据小山寺遗址及其周边众多的瓷之源窑址,正在抓紧制定保护利用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小山寺遗址定能相聚更多的知茶、知音之人,营造更多的唐宋遗韵。


曾是繁华照影来 ——德清博物馆藏唐代铜镜选介

--施兰

 

               

 

  铜镜的制作始于殷商时代,最早的铜镜为出土于齐家文化墓葬的"七角星铜镜",然后一直使用延续至清代,有着近四千年悠久历史,一路印证着中国的古老文明。铜镜史到了唐代又迎来了铜镜制作的一个重要时期,正如大唐文化的空前繁荣强盛,唐代铜镜较之先前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取材广泛,由造作模式转向写实意象,海兽葡萄、花草鱼虫、道家八卦、神仙人物等,琳琅满目;制作精绝,出现了宝石镶嵌镜、金壳镜、银壳镜、螺钿镜等特种工艺镜,且正面光亮,照容功能出色;造型多样,突破了圆形、方形的传统形制,推成出新了菱花形、葵花形、四方委角等花式。唐镜集工艺精湛、题材创新、艺术多样等特质于一体,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德清博物馆现收藏有若干唐代铜镜,主要涵盖了海兽葡萄纹镜和花鸟铜镜两大精华。菱边花鸟镜(图三):直径11.5厘米,菱花形,圆钮,镜纹分二区,内区禽鸟花枝相间绕钮排列,所饰飞禽,或振翅飞翔,或背向栖息,边缘配以花卉蝴蝶四组,镜背俨然构成一幅花鸟图景。整器造型古雅,浮雕饱满,生意盎然。海兽葡萄镜(图四):直径12厘米,圆形,伏兽钮,以连珠纹高圈将镜背分为二区,内区饰形态各异瑞兽5只,作攀援葡萄枝叶状,外区环列飞禽蜂蝶葡萄蔓枝叶实,叠云纹缘。布局严谨细密,纹饰繁缛绚丽,铸工精巧上乘。海兽葡萄镜:直径8厘米,圆形,镜背正中置圆钮,以凸弦纹分为内外区,内区于果实累累葡萄中环饰跳跃奔腾状瑞兽4只,外区飞禽与葡萄纹饰错落相间,镜缘饰三叠云纹。

  花鸟镜作为唐代极富特色且广为流行的镜类,其题材多取自于自然生活,匠人们利用各种自然元素巧妙创新于镜背尺寸空间之上,寄寓美好夙愿,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物人情。海兽葡萄镜约流行于唐高宗时期,以武则天时期最为盛行,是最具典型特征的盛唐铜镜。为数众多的学者认为这类铜镜同西方文明有一定的联系,称之为"多谜之镜"、"凝结了欧亚大陆文明之镜"。其主题纹饰中葡萄图案始见于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工艺品上,自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将葡萄引入内地,逐渐普及推广种植,至唐代葡萄纹饰已成为流行装饰题材。海兽则有曰狻猊,亦作"狻麑",即狮子,《尔雅•释兽》中提及"狻麑如猫,食虎豹。"郭璞注:"即师(狮)子也,出西域",可见应是西域狮子形象。而海兽、葡萄两种纹饰的重新组合与波斯摩尼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兴起又密切相关。整组海兽葡萄纹样可以说是源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具有强烈的时代信息,显示了泱泱大唐博大的开放胸襟,是唐代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并创新融会的有力佐证。

  岁月荏苒,遥远大唐的盛世繁华已被封存于如流光阴中,蓦然至今,唯有这些铜镜光华依旧,照映折射着煌煌大唐曾经的璀璨历史……

 

2013-03-21第14期.pdf

上一篇: 2013-04-22第15期
下一篇: 2013-02-28第13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